4月16日,多晶硅期貨主力合約PS2506延續(xù)跌勢,盤中最低下探至39505元/噸,創(chuàng)上市以來新低,最終收報40265元/噸,單日跌幅1.06%,成交額達88.88億元,成交量7.4萬手,持倉量持續(xù)攀升,市場空頭情緒占據主導。繼前一日跌破4萬元/噸后,多晶硅期貨已連續(xù)多日弱勢運行,供需矛盾與成本端塌陷成為本輪下跌的核心驅動。
現(xiàn)貨方面,長江有色金屬網顯示,長江綜合多晶硅現(xiàn)貨報價32000-34000元/噸,均價為33000元/噸,持平;多晶硅復投料37000-41000元/噸,均價為39000元/噸,持平;多晶硅菜花料31500-34000元/噸,均價為32750元/噸,持平;多晶硅致密料35000-36500元/噸,均價為35750元/噸,持平。
從基本面看,終端光伏組件搶裝潮進入尾聲,需求收縮趨勢顯著。這一政策推動的“搶裝潮”在4月中旬臨近尾聲,下游硅片、電池及組件企業(yè)采購意愿疲軟,轉而以消化現(xiàn)有庫存為主。中國電建近期終止51GW組件集采計劃,進一步印證需求回落預期。與此同時,多晶硅社會庫存仍高達26萬噸,其中符合期貨交割標準的貨源稀缺,歷史庫存消化難度加大,對價格形成持續(xù)壓制。
成本端崩塌亦加劇市場悲觀情緒。隨著西南地區(qū)豐水季來臨,電價下調帶動多晶硅生產成本下移,頭部企業(yè)復產預期升溫。工業(yè)硅價格近期跌至1000元/噸附近,較年初下降超15%,進一步削弱多晶硅成本支撐。當前多晶硅已呈現(xiàn)“高庫存、低需求、成本塌陷”三重利空,空頭資金加速入場。
期貨市場的高升水結構修復需求同樣驅動價格回歸。自上市以來,多晶硅期貨較N型致密料現(xiàn)貨長期維持3000元/噸以上的升水,隨著主力合約臨近交割月,基差收斂壓力顯現(xiàn)。盡管市場擔憂首次交割可能出現(xiàn)倉單不足風險,但在現(xiàn)貨企業(yè)現(xiàn)金流壓力下,套保盤入場意愿增強,多頭通過倉單支撐價格的難度加大。
展望后市,行業(yè)分析認為,多晶硅供需失衡短期難以逆轉。二季度光伏裝機進入傳統(tǒng)淡季,歐洲市場需求復蘇尚需時日,而西南地區(qū)產能釋放可能加劇供給壓力。不少期貨等機構建議逢反彈布局空單,預計價格中樞或進一步下探至3.3-3.8萬元/噸區(qū)間。不過,需警惕光伏供給側改革政策動向及交割品結構性短缺可能引發(fā)的階段性反彈。
本文基于市場信息分析,不構成投資建議,實際操作需結合實時動態(tài)審慎決策。長江有色金屬網電話:0592-5668838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