釕(Ru,原子序數(shù)44)屬鉑系金屬,地殼豐度僅十億分之一,全球年產(chǎn)量不足40噸(俄、南兩國占90%),是極度稀有金屬。其熔點2334℃、沸點4150℃,密度12.45g/cm³,化學性質極穩(wěn)定——耐王水腐蝕、空氣氧化,晶體呈六方晶系。
多領域滲透的“科技鑰匙”
?電子信息?:釕基薄膜是機械硬盤存儲密度提升3倍的核心材料(全球90%機械硬盤依賴其鍍層);作為芯片電極,憑借高導電性加速芯片小型化、高性能化。
?化學工業(yè)?:氯堿工業(yè)中,釕鈦陽極降低15%能耗、壽命延長至傳統(tǒng)3倍;氫能領域,釕鉑催化劑將電解水制氫效率提至85%以上;汽車尾氣處理中,釕催化劑可分解90%氮氧化物。
?醫(yī)療?:釕配合物藥物(如KP1019)對結腸癌抑制率68%,副作用低于鉑類;釕基光敏劑進入癌癥治療III期臨床;心臟起搏器釕電極將壽命延長至15年。
價格波動:供需雙輪驅動
釕價受供給、需求雙重影響:供給端,主產(chǎn)國(俄、南)產(chǎn)量波動顯著;作為鉑、鎳礦伴生金屬,主礦種減產(chǎn)(如南非鈀價低迷致鉑礦產(chǎn)量減5噸)亦推高釕價。需求端,氫能(釕基OER催化劑用量年增25%)、光伏(N型電池單GW釕用量從0.5噸增至1.2噸)、5G基站(釕鍍層連接器年增2噸需求)成主要拉動力,2024年粗釕價曾階段性漲30%。
未來:新興領域打開想象空間
釕在量子計算(釕銅氧化物-150℃超導)、航天(釕同位素電池續(xù)航超20年)等前沿領域潛力待挖。但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面臨兩大挑戰(zhàn):稀缺性致供應緊張、價格波動大;回收技術待突破(全球年回收量僅5噸,占需求15%)。
從硬盤到氫能,從抗癌藥到深空探測,釕正以“小身材大能量”的姿態(tài),在科技與工業(yè)浪潮中書寫獨特篇章。
(注:本文為原創(chuàng)分析,核心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及市場推導,以上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為入市依據(jù) )長江有色金屬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