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1日,長江現貨1#白銀均價報9220元/千克,較上一交易日上漲30元;滬銀主力2510合約更顯強勢,截至11:00報9249元/千克,漲幅達0.69%,最高觸及9274元/千克。
分析人士指出,白銀價格短期受制于兩股力量:一方面,全球工業(yè)需求復蘇,尤其是新能源、電子領域對白銀的消耗量持續(xù)增長,為價格提供底部支撐;另一方面,美元指數波動、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變化,導致資金情緒頻繁切換。
一、驅動因素:工業(yè)需求與政策博弈共振
1. 工業(yè)需求持續(xù)釋放
2025年以來,全球光伏、5G通信、新能源汽車等產業(yè)對白銀的工業(yè)需求激增。據行業(yè)統計,單是光伏領域白銀用量占比已超25%,且隨著技術迭代,單位耗銀量呈上升趨勢。國內方面,7月制造業(yè)PMI數據超預期,顯示經濟回暖,進一步提振了工業(yè)用銀需求。
2. 政策與關稅風險隱現
市場普遍關注美國通脹數據及特朗普政府可能的關稅調整。若通脹反彈引發(fā)美元短期反彈,或對銀價形成壓制;但全球主要經濟體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大方向未變,流動性充裕仍為白銀提供長期上行動力。此外,國內“雙碳”目標下,白銀在儲能、氫能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,政策紅利持續(xù)釋放。
3. 美聯儲政策轉向預期
美聯儲7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,但9月降息預期升溫。據CME“美聯儲觀察”,9月降息概率已升至64.4%。若降息落地,實際利率下行將提升白銀作為零息資產的吸引力。同時,美元指數跌破98關口,創(chuàng)三個月新低,直接推高非美元區(qū)白銀購買力。
二、市場情緒:資金流向分化,機構多空對峙
從資金動向看,滬銀2510合約近期成交量達41.38萬手,日增倉-1.142萬手,顯示部分短線資金獲利了結,但長線資金仍維持看多立場。國際市場方面,COMEX白銀非商業(yè)凈多頭持倉連續(xù)三周增加,表明對沖基金對后市預期偏樂觀。
值得注意的是,白銀與黃金的比價仍處于歷史低位。截至7月21日,金銀比價約87:1,遠低于過去十年均值,側面反映白銀估值具備吸引力。部分機構認為,若全球經濟復蘇超預期,白銀的工業(yè)屬性將推動其跑贏黃金。
三、后市展望:9200元關口或成新平衡點
綜合來看,當前白銀市場呈現“工業(yè)需求托底+政策風險擾動”的特征。技術面上,滬銀主力2510合約若能站穩(wěn)9200元/千克,下一目標將指向9500元/千克;但若美元指數反彈或地緣沖突緩和,短期回調風險亦不容忽視。
文中數據來源網絡,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投資依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