鉑鈀雙雄:基因相似的 "冰與火之歌"
在元素周期表中,鉑(Pt)與鈀(Pd)同屬鉑族金屬,卻因原子結構差異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。鉑金以 21.45g/cm³ 的密度穩(wěn)居貴金屬密度榜首,遠超鈀金的 12.02g/cm³,這種 "體重差" 直接決定了二者的工業(yè)命運。例如在半導體制造中,鉑金涂層的光刻機部件可承受 1200℃高溫而不形變,而鈀金更適合作為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導電鍍層。
汽車工業(yè)的 "分水嶺"
鈀金憑借輕量化優(yōu)勢占據汽油車催化劑 80% 的市場份額,但電動車滲透率從 2023 年的 7% 躍升至 2025 年的觸及 17%,正在瓦解其需求根基。反觀鉑金,在柴油車催化劑領域保持 90% 的壟斷地位,同時在氫能產業(yè)鏈中開辟新戰(zhàn)場。中國規(guī)劃到 2035 年實現燃料電池汽車 100 萬輛,僅這一領域就將新增鉑金需求 8 噸 / 年,相當于當前全球年產量的 3.7%。
資源版圖的 "火藥桶"
全球 80% 的鉑金產自南非,而俄羅斯掌控 40% 的鈀金供應。這種集中化格局導致市場神經高度敏感:2024 年 10 月美國制裁俄羅斯鈀金引發(fā)單日暴漲 15%,而南非電力危機導致鉑金產量年降 5%。值得關注的是,中國通過 "以舊換新" 政策將三元催化器回收率提升 20%,并在氫能領域規(guī)劃 50GW 制氫產能,正在重塑全球鉑族金屬定價權。
鉑金 2025:短缺周期中的價值重構
供需失衡的 "臨界點"
供應端:南非礦山因電力短缺和資本不足,2025 年產量預計下降 5%;
需求端:中國首飾需求在金價突破 2500 美元 / 盎司后加速替代黃金,2025 年增速達 7%;
投資端:鉑金 ETF 持倉量在 2024 年 Q4 激增 4 噸,創(chuàng)三年新高,機構資金加速入場。
氫能革命的 "奇點時刻"
質子交換膜(PEM)電解槽每 GW 需消耗鉑金 750 公斤,中國規(guī)劃 2030 年建成 50GW 制氫產能,僅此一項就將新增鉑金需求 37.5 噸。
黃金比價的 "價值洼地"
結語:金屬周期中的 "氫能奇點"
鈀替代鉑的技術突破本質是 "效率革命" 與 "資源約束" 的碰撞。短期看,鈀在氫能催化劑中的局部替代可能壓制鉑價;長期看,鉑在氫能全產業(yè)鏈的 "硬需求" 與全球供應短缺將主導價格趨勢。當市場還在爭論替代比例時,鉑金已悄然站在氫能革命的 "奇點時刻"—— 這不是鈀鉑之爭的終局,而是金屬價值重構的開端。畢竟,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中,稀缺性才是永恒的硬通貨,而氫能革命的 "鉑金時刻" 或許比想象中更近。
本觀點僅供參考,不做操盤指引(長江有色金屬網www.zehuiamc.cn)
【免責聲明】: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刪稿郵箱:info@ccmn.cn